不要过度
时间:2021-09-18 来源:本站 人气:121
人生,恰到好处,最智慧!多了,过犹不及;少了,不够圆满。
名利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刚刚还在,过一会儿就散去了;
名利就是单位的职称名一样,今天有名,过几天退休了就没有名了;
名利就是商人眼中的利益一样,今天有利,过几天用完了就没有利了。
在这个世界上,功名利禄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祸福难料,这些身外之物,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在意又有什么用。
人生天地间,人人皆过客,真正拥有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好好珍惜身边的人,感恩生命里的一切。
陪伴妻子孩子,孝顺父母,这些不需要太多”名利“的平常生活,才是人生幸福的真谛。
如果你坐在行驶的船上,对面一条船过来了,船上的人没控制好船,撞上你的船,这时你很可能会生气。
但是如果那条船上没有人,是从上游飘过来的空船,你还会生气吗?
人的通病就是太自我,太看重自己所以情绪失控,就容易与别人发生争执,如果有“空船心态”,则人生会少些纷争,人就少生闲气。
人活一世,不必为小事小非斤斤计较,不要被小事气的怒火冲天;
气大容易伤身,气来容易伤心,话多了伤人,计较多了伤神,伤人又伤神。
不妨看淡看开生活中的人和事,解脱自己的心,心平气和度过每一天。
一个人想要的越多,算计的越多,身心越不得安宁,只能终日焦虑。
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安宁就好。
努力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不抱怨生活不公,不埋怨拥有太少,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不贪婪,不算计,沉下心做好手上的每一件事,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就好。
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娇气,过冷容易受寒。
常言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不减衣,秋不加帽”、“热不马上脱衣,冷不立即穿棉”。
秋冻是为了让身体适应寒冷,才能更好地过冬。如果过早穿上棉衣,便无法让身体得到锻炼,会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只要气温不低于20度(一般在农历八、九月份),人们都应该适当让身体承受一下冷冻,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防御机制的作用。
吃饭吃七八分饱,粗细搭配,荤素相兼,饭前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有期望固然是好的,可期望越多,流露出的贪心、欲望也就越多。
住宿要随遇而安,居室干净舒适即可,不必弄得富丽堂皇,那样容易夺心志。
当房室清了,墙壁净了,几案洁了,笔砚正了,一走进去就会觉得很清净、很舒服,身心愉悦。
干净的仪容或整洁的屋子,都能映射出一个人对生活的热情。
干净的人,不仅尊重自己,也有本事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走路或者运动太快属于过劳的范畴,中医认为会耗伤气血。散步时不宜太快,一般每分钟约60-70步即可。
适当的步行是很好的养生方式,如果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
一个人能承受的劳动强度是有限的,超负荷会造成身体的伤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一切都是白搭。
年轻的时候,过度劳累。等年纪大了,就开始还健康的债。
病这种东西,老了以后会扎堆来,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让你毫无招架之力。
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想通,不疲劳也要休息,再忙也要锻炼......善待自己的身体,它才会善待你。
沈从文曾说:我一生最怕是闲,一闲就把生命的意义全失去了。
91岁的老人李绍鲁,他的养生秘诀就是:不让自己闲下来。
每天早上七点起床,锻炼一小时,八点吃完早餐,出门散步,九点半回来读书看报,下午听音乐、练书法,再继续锻炼一小时,抽空还帮老伴做家务。
所以,要试着让自己的生活忙起来,不让自己有时间去想别的人和事。
忙碌一点,没什么不好,有事可做,生活便有了奔头。忙碌,是世间珍贵的良药。
让自己的生活忙起来,多参加活动,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读书看报,勤于动脑,保持心情舒畅,以延年增寿。
人生路上没必要逼迫自己太紧,一次性把力气用光。
人生是场漫长的马拉松,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忍耐力。
用适度的心态处理喜怒哀乐,才能心中愉快,更容易延年益寿。
用适度的方法锻炼身体机能,才能身上舒畅,更容易心理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