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散场地,智能化服务老人,济南历下区的养老服务探索丨优养驿站建设调研
时间:2021-11-28 来源:本站 人气:195
在济南,像失能失智老人及刘阿姨这种与子女分住且年事渐高老年人不在少数,“养老难题”始终横亘在这些老人面前。在济南历下区,它们的一些养老服务方式解决了区内一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
济南历下区创益园二楼,一块电子大屏上正显示着辖区内居家养老及养老机构的大数据实时情况。“独居老人最怕发生意外,全天候看护又要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当前的信息化手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好思路。”济南市历下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增海告诉记者。
在济南历下区和平路养老中心记者也看到了技术给养老产业带来的帮助,轻轻一按便能唤来专业护理人员的“床边按钮”,以及墙边方便抓握的扶手、桌角圆弧型的细节设计、养老食堂,以及智能化平台实时监测老人生活和健康状况的设计,刷新了以往对养老院破旧的印象。
据李女士介绍,家里老人住养老院已有两年多,此前也更换过几家,今年3月份看到这里软硬件不错就一直住了下来。“尤其是对失能失智老人照顾方面,护理人员都比较专业,且可随时查看监控,加之疫情期间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家人们很放心。”
除了技术让老人在这里居住的安心外,服务也是获得了认可。在济南某社区大食堂等待吃午餐的67岁刘阿姨也告诉记者,隔三差五便来这里吃饭,三菜一汤仅10元钱,既省去了自己做饭洗碗的麻烦,每天还有不同花样的食物,价格也很实惠。
“若等以后老了,也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就来旁边的社区养老中心。”据刘阿姨介绍,自己退休金不高,每月3000元左右,年轻人也有房贷压力,所以承担不了高档颐养中心的费用,目前的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济南,像失能失智老人及刘阿姨这种与子女分住且年事渐高老年人不在少数,“养老难题”始终横亘在这些老人面前。在济南历下区,它们的一些养老服务方式解决了区内一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济南60岁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77.43万,占总人口的21.97%,是山东省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为适应人口老龄化形势,目前济南市把养老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根据相关规划,仅市级部门就出台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文件50余个,发布养老服务业扶持政策措施7大类65项,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新探索、新尝试正不断落地。
“服务好‘一老一小’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真实的民生。目前济南市居家社区养老硬件设施仍不均衡,服务内容供给和专业人员支撑尚存不足。”济南市政协委员李怡认为,要加快编制“十四五”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布局专项规划,积极发展嵌入式养老,在政府的指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不断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厅、儿童托育中心的硬件设置和配置。
“通过一键呼叫功能,可以为辖区内高龄、半自理、不能自理、残疾等独居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大至紧急呼救、联系其子女或拨打110送医,小到为出行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王增海详细讲述着历下区在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质增能、展现智能技术助推居家养老的创新模式。
据王增海介绍,“亲情E联”以互联网为载体,是7×24小时远程看护的智慧养老平台。今年9月底,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成为首批14个运用智能技术服务老年人的优秀案例之一。随着高科技的推广运用,更加智能化和具有科技感的智慧养老平台让居家养老正在成为现实。
“这个平台还可以实现对上门服务人员进行监管的功能。社区聘请了5家服务机构,其护理或服务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上门监管,采用实时视频或电话方式了解服务时间、时长、满意度等情况。”王增海表示。
智慧平台居住养老是历下区独有的“福利”,主要针对户籍地、居住地均在辖区内的独居老人,由政府购买第三方资源进行服务。截至目前,济南市历下区已有2315位独居老人安装了红外人体感知仪和一键紧急呼叫器;已累计处理紧急联络8745次,红外报警7.45万次,实施紧急救助13例,平均每月救助2.1例。
与此同时,在服务标准方面也更胜一筹。根据济南市养老服务20小时/月的标准,目前历下区居家养老按照服务时间不同分为五类,其中,第五类与所规定的20小时/月一致,为服务最低档;最高类每天服务8小时,累计240小时/月,其服务时长远超其他区县。
济南市东关街道泺河摄影群日间照料中心实景。张晶/摄
在推行“智慧养老”的同时,济南市服务内容也再次向纵深方面发展,日间照料中心、综合养老中心、社区大食堂养老餐厅等不断涌现,服务内容也不断创新。
走进济南东关街道泺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注意到除多功能护理床、多样化康复辅具、适老化卫浴洁具扶手等硬件设施外,每周活动安排也是丰富多彩,像健康手指操、椅上有氧操、沙包接力体能游戏,以及中医理疗艾灸按摩、物理理疗的电疗热疗等服务内容也有体现。
10月28日上午10点20分,一位复健老人正在专业仪器辅助下努力练习,工作人员也在一旁耐心照护。时而看到护理员推着老人来到活动区,抑或提醒着该到吃药时间了。时而也会听到护理人员和声细语的关注,“站的时间有些久了,需要扶您坐下休息一会儿吗?”“上完厕所洗手了……吃个苹果么?需要帮您削一下吗?”
正如她们所说,“老小孩嘛,不能仅仅对待孩子细心,对待老人也更需要细心”。在这里,护理员们不光要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和娱乐需求,同时按照规章制度他们还会对每一位服务的老人做好身体健康状况的记录、跟踪。
“除日间照料外,喘息服务、托养服务也是养老服务的组成部分。”王增海告诉记者。
“喘息”,顾名思义就是让自己家孩子喘口气的意思。诚然,上有老下有小是绝大多数家庭面对的情况,如何在兼顾工作、照料孩子、照顾老人中寻找到平衡难住了不少人。尤其是当家里有失能失智老人,却又恰巧碰到紧急情况,抑或是偶尔假期出行时可选择喘息服务。它的特点是按天收费,可以提供一个月以内的短期托养服务,若3个月以上可直接选择托养服务。
在建新新村、解放路街道综合服务养老中心走访记者注意到,这里多功能的理疗康复区、标准无障碍式的住宿区、营养自助的社区食堂区、顶层晒太阳的露台娱乐活动区一应俱全。
据工作人员介绍,助餐、助浴、助医、助购等生活服务内容均可以提供。“像助浴服务,养老中心的老人免费享有,同时也可提供上门服务,全程会配备专业护理人员,仅提供洗浴场所的价格为10元/次。”
建新新村街道的综合服务养老中心与社区食堂相连接,上午11点已陆续有等待午餐的老人到来。67岁的刘阿姨告诉记者,“历下区的养老扶持政策比较好,社区大食堂的价格也很实惠。比如说,在外面一份荤素搭配的快餐价格每份在15元到20元不等,这里每份10元起,其实若是自己做饭成本并不低,且这里以炖菜为主也很适合老人。”
“80岁以上老人选择三个菜是6元,70岁-79岁老人8元,60岁以上老人10元。”王增海告诉记者,厨房工作台的餐盒主要配送至街道日间照料中心,或者是为片区内行动不便、不好做饭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建新新村街道的综合服务养老中心社区食堂实景。张晶/摄
面对刚刚走进来的年轻人,工作人员查看了其身份证后表示,“子女也可以拿老人身份证来代打饭菜”。同时表示,社区还会安排志愿者送餐上门,真正实现了“不离家”“15分钟养老生活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在济南以历下区为例,目前辖区内13个街道办已建成16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31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0多处社区长者食堂,8处养老公寓,实现了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0%辐射,真正让辖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济南历下区解放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景。张晶/摄
“我从事养老这个行业已经13年了,起初对于养老行业来说还是很困难的,近几年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整个行业才慢慢好起来。”济南历下区解放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养老人’和‘养人老’是两种概念,我们想做的是‘养人老’的这么一个事。”负责运营济南历下区解放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山东惠和仁德康养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巩成坤表示,像社区养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满足养老的需求。
巩成坤团队在2015年5月承接燕山长者日间照料中心时,当时的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状况不佳,存在街道社区自建自营、没有专业团队支撑、侧重自理老人活动中心、对半失能老人避而不受等情况。在重新定位调整后,目标服务人群扩大至社区内自理及半自理老人,新增加助餐、助浴等低偿供应服务和定制化护理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老人需求,确保了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三四年来济南养老发展速度很快,省市区也分别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培训。但就目前来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缺乏合适的管理人员难题之一。”王增海表示。
在他看来,长期护理险可以减轻医疗机构和医保的压力,也能加强老年人对非医疗护理服务的消费能力与支付能力。目前济南、青岛两地政策推动的比较好,像济南的鲁商福瑞达已实行,但在有些地方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与传统养老院不同的是,济南市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契机,一方面通过加装电梯将一些老旧场地改造成便民设施和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养老环境,加大对老年居民的服务力度。
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存量资源,按照“应改尽改、能转则转”的原则,支持各类主体利用存量资源开展养老托育服务。经鉴定在确保房屋质量和设施安全的前提下,不需要更改土地规划和房产性质,可直接进行养老用户等有关改造。
“由于历下区处于主城区寸土寸金的位置,在老旧小区选址方面面积受限,主要是通过改造闲置物业,存量厂房、闲置用地等利用闲散资源来盘活场地。”王增海介绍着历下区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像东关街道泺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内部底商改建,解放路和建筑新村街道综合养老中心为居委会物业用房。
谈及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王增海表示,政府会发放一次性建设经费和运营补助,除省市相关补贴外,历下区也会给予更多补贴,比如社区食堂,80岁以上老人选择用餐时每餐可享受济南市和历下区各补贴2元,只需缴纳6元即可。
在前往建筑新村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的途中,王增海告诉记者,“对养老服务企业和日间照料中心的监管主要实行星级评定制度,主要是通过这个制度对养老服务及设施进行星级评定,进行补贴,以便刺激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做的更好。
为更好的推进养老事业发展,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真正实现“一站式养老服务平台”和“15分钟养老生活圈”,今年济南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养老拖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实施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方案提出,新建居住区,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由开房企业代建并移交的配套养老拖育设施完成移交或签订移交协议的材料作为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的要件之一,同时结合城市居住社区和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内实现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80%以上。
积极支持普惠性服务发展,发展集中运营管理的社区养老拖育服务网络,建立社区居家养老巡防、养老服务顾问等制度,实现对无子女、高龄、独居老人社区探访全覆盖。并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职业培训,促进养老用品向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数据化方向转型,培育“互联网+养老服务”新业态。